作为全国千万吨级大油田之一的辽河油田,已走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成为国内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和世界稠油开发的重要力量。目前累计生产原油4亿多吨、天然气800多亿立方米,向国家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上交利税费2500多亿元,催生了一座现代化石油城市,为发展中国石油、振兴地方经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以来,我们按照中国石油、辽宁省相关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发展思路,积极应对行业重组整合、世界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等重重考验,不断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公司经济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公司实现了连续26年千万吨有效稳产,油田整体经济规模突破700亿元,十多项核心技术居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显示了老油田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走进“十二五”,辽河油田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看到成绩斐然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勘探程度高,后备资源接替匮乏;投资资金紧张和成本上升,未上市业务扭亏解困压力大;安全环保形势严峻;经营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如何让老油田重现青春、焕发活力,踏上“百年辽河”的征程,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并努力完成的光荣使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员工中广泛开展“深入辽河看辽河,跳出辽河看辽河;立足辽河发展辽河,走出辽河发展辽河”活动,引导12万干部员工更清楚地看到企业的优势所在和努力方向,抓住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期、优势潜力的聚合期和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积极投身油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生动实践。
总揽全局,运筹帷幄,方能见识卓著,决胜千里。我们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做好战略管理和顶层设计,通过调查研究、务虚研讨,科学规划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了努力实现“三个发展”、致力推动“三个转变”、着力构建“三个和谐”、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全面加强“三个建设”的“33343”发展总思路和“打造辽河新形象、提升油田软实力、实现事业新发展”的总要求,实施了以“千万吨产量规模、千亿元经济规模”总目标为核心的各项战略举措。
我们始终坚持把油气生产作为立业之本、发展之基、效益之源,牢牢把握千万吨持续稳产这一核心,切实承担起东部油田产量硬稳定的重担。将科技创新作为老油田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千万吨产量规模的重要保障,解放思想,在较小的勘探领域持续发现优质储量,攻坚啃硬,让中深层稠油热采特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启动辽河油田千万吨持续稳产重大专项,科技创新对油田稳产的贡献力不断增强。
我们注重审时度势,树立全局意识,坚持发挥企业整体合力,打好发展组合拳,保障各项业务协调可持续发展。2008年重组整合以来,我们通过树立“一盘棋”思想,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整合优化资源、市场、人才配置,突出规模效益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优化工程技术业务各种资源配置,带领相关创效业务走出油区,培养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抓住国内外和行业长输管道和储库建设发展机遇,提升工程建设业务EPC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提高创效能力;依托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天然气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燃气利用业务;依托石油天然气产业链,加快推进多种经营业务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今年以来,在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油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向好发展,超过预期工作目标,连续27年千万吨高产稳产已成定局,800亿元年收入规模指日可待,实现“百年辽河”的愿景基础更加坚定。
事业无尽头,发展无止境。当前,我们正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十二五”末建成“双千”辽河而奋勇拼搏,为“三色”辽河的美好蓝图砥砺前行——发展辽河本土油气主营业务,持续做好千万吨稳产大文章,建设“红色辽河”;大力拓展、扎实推进天然气业务,建设“绿色辽河”;加快实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向浅海和深海进军,探索建设“蓝色辽河”。
四旬峥嵘辽河颂,百年锦绣赤子梦。几代石油人矢志不渝、艰苦奋斗,铸就了辉煌的业绩。今天的辽河油田,又踏上了建设“百年辽河”的新征程。面对新的历史考验,我们将切实肩负起重任,带领辽河人为辽河油田的新辉煌,为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本文章摘自10月31日《人民日报》,作者系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