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与视野

从南海到鲁中看国进民进
发布日期:2012-07-10 信息来源:《国企》杂志 访问次数: 字号:[ ]

  国企没有特殊优待,私企也没有受到歧视,国企私企共同创造了中国经济繁荣
  最近这两年,媒体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宣传报道主调,不外乎以下几点:中国现在是国进民退,国富民穷;国有企业凭借垄断地位和其他优惠政策大肆扩张,挤占了私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在这种体制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提高毫无希望。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一舆论主调与现实是严重脱节的。
  国企民企会师南海的寓意
  最近南海局势引人关注,南海也正成为相关的中国企业展示自己水平和能力的舞台。本文首先就选择南海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
  2012年5月9日,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在中国首个深海油气田南海“荔湾3-1”开钻。5月15日,同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号从青岛起航,开赴南海与“海洋石油981”号会师,进行1500米深水铺管作业。两台高端重型海洋工程船舶装备投入使用,对中国能源保障和国防安全大有帮助,这已是人尽皆知。不过在此之外,笔者认为此事还另有其他重要寓意,那就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数种特征,恰好通过此事被集中折射出来。
  “海洋石油981”是由上海的国企外高桥(600648,股吧)造船有限公司制造的。该船企目前排在中国第一、世界前三。除外高桥外,上海还拥有造出中国第一艘LNG船的沪东中华造船厂和全球港口机械头号生产商振华重工(600320,股吧)等船舶装备国企。舆论总指责国有企业一点竞争优势和创新精神也没有,仅仅是凭借垄断地位和其他优惠政策才得以扩张,这与国企在造船业中的表现是相矛盾的。
  再来看看“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201”的建造者是江苏如皋的私企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熔盛重工目前是中国第二大船企和最大的私营船企,已进入全球十大船企之列,并正在向外高桥的国内龙头老大地位发起挑战。造船业之外,熔盛重工在发动机和工程机械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舆论总抱怨国进民退,但是从熔盛重工身上看不出受到政府歧视、国企排挤的迹象来。事实上当地政府对熔盛重工厚爱有加。熔盛总裁陈强更是坦言:“有这么好的工人和这么好的银行的支持,我们怎能不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潍坊现象证伪国进民退
  让我们再将目光从遥远的南海转向鲁中平原。前不久,笔者去了山东省潍坊市一趟,参观了当地的几家企业与一家银行。虽说只是走马观花,但是依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媒体学界联手制造的国进民退论与潍坊当地的现实很难相符。
  笔者参观的第一家企业就是潍坊的利税大户、大名鼎鼎的潍柴动力(00033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主要生产卡车、工程机械、船舶发动机以及发电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三十多年,也是交通运输业高速发展的三十多年。中国的小汽车行业,存在对外资过分依赖的的弊病,这一局面至今仍未能根本改观。不过在卡车和工程机械领域,中国企业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上世纪80年代,潍柴动力也曾与国外企业合作过,不过没有对之形成依赖,而是迅速通过消化吸收迈入了国产化、自主研发和创新的阶段,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局面,为中国卡车业和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二家企业是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盛瑞传动是2003年从潍柴分离并改制而成的私营企业,2008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潍坊盛瑞动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潍坊盛瑞零部件有限公司、潍坊盛瑞铸造有限公司三个全资子公司,并设有两个省级技术研发机构。该企业主要从事各系列重型柴油机零部件、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2007年开始,经过数年努力,盛瑞传动牵头组织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英国里卡多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研制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前置前驱8档自动变速器,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端自动变速器领域的垄断。据同行人士说,此举对中国从汽车产销大国向汽车技术强国的转变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笔者还参观了另外几家企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潍坊国有银行如何支持小企业
  除了工业企业外,笔者还参观了潍坊当地的金融机构潍坊银行。该行的前身是原来的潍坊城市信用社。当笔者问到媒体和学者经常宣扬的私营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时,该银行的王副董事长坦言,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不是中国的金融体制的产物,而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与大型企业相比,小企业为什么贷款难?这其实很容易解释,因为小企业草创,资本或实力尚弱,一有风吹草动,就前途莫测生死不明。而银行贷款时呢,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其次才是能否获利。既然如此,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当然会三思而行了,于是乎大多缺乏抵押和担保的小企业贷款难也就在所难免。更有甚者,某些小企业老板若得到贷款后跑路了,这种事情一旦发生,银行很难挽回损失,因为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可能不足以偿还贷款。而贷给大企业,即使出现同样问题,银行能够挽回损失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要大得多。就此而言,不唯中国,全世界有哪个国家能是例外呢?
  有同行学者指出,王副行长所言的确很有道理,完全符合管理学的基本常识,可是好多媒体和学者无视这类基本常识而肆意炒作和夸大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潍坊银行的工作卓有成效。潍坊银行是当地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最多、支持户数最多、支持力度最大的商业银行。2011年底,潍坊银行小微贷款余额已达163亿元,小微信贷占比达到61%。在2012年1月9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年会上,潍坊银行以“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特点被授予“2011中国小额信贷最佳创新贡献奖”。王副董事长说,要满足众多小企业贷款需求,很大程度上就得要求银行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真正切实了解小企业的经营情况,然后再判断其发展前景,做出是否适合贷款的决定。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好听的空谈,而是要看银行工作人员能否走出银行的办公大楼,深入企业,能否走更多的路流更多的汗。
  现在媒体总是宣扬要想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只有进行金融改革,大幅降低私人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减少国有银行的比重。这种观点其实是一厢情愿。私人银行难道就不担忧小企业的风险问题了吗?难道就不优先贷款给大企业了吗?私人银行要贷款给小企业,难道就不需要走出办公大楼深入“基层”了吗?难道就不需要多走路多流汗吗?私人银行数量增多必然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这套逻辑根本讲不通。增加对小企业的放贷是桩辛苦活儿,不管国有银行还是私人银行,只要不多走路多流汗,都于事无补。
  地方政府对民企溺爱有加
  当然,笔者看到可能都是一些个案,但正如俗话所言,一滴水也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虽说是管中窥豹,但还是能够让我们看到一点共性的东西——
  第一,不管是电视中看到的有关南海油气业的报道,还是潍坊之行中的所见所闻,都无法让笔者认可中国经济处于国进民退、国富民穷状态的主流舆论。中国的国有企业发展势头整体不错,可以说是“国进”,但是与“国进”相伴随的并不是“民退”,而是“民进”,私有企业照样是当仁不让,与国企齐头并进。笔者认为,更为接近中国经济现状的概括是国进民进,而不是国进民退。
  第二,指责当前国企只是靠了什么垄断优势和政府偏爱才做大做强的,也缺乏根据。不管是外高桥船厂这种央企下属的重要企业,还是像潍柴动力和浪潮华光这样的地方国企,它们与政策性垄断无关,都是靠产品质量或者说竞争力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潍坊还有家以盐化工为主业的大型国企山东海化(000822,股吧)集团有限公司,由地方国企发展而来,现在属于中海油旗下的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可惜的是因时间故笔者未能前去参观。
  第三,至于私企也根本看不出受到歧视的迹象来。许小年先生最近抱怨:当前政府掌控资源太多,管理方式蛮横,以至于私企不得不靠违法手段才能生存;将私企“逼良为娼”后,政府又再通过“扫黄打非”来迫害企业。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更多地属于许先生的臆想,而非现实。像潍坊地方政府当初为了让前述的歌尔公司在潍坊安家落户,竟然赠予该企业4000万元的“安家费”。对私营企业如此厚爱,何来歧视?何来“逼良为娼”?就此事而言,笔者甚至认为地方政府对私企都过于溺爱了。
  第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依然能够做到高速增长、国企私企齐头并进,靠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中国企业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端产业方面竞争力的增强。像本文列举的这几家企业,不论国企私企,都能够凭自身的技术专长和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站稳脚跟。其中如潍柴动力,除了推动自己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外,近期已经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境外兼并活动。
  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只是量,同时还有质。笔者去年就撰文指出,中国经济正在告别用8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A380飞机的时代。今年两会期间,谈到西方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问题时,科技部部长万钢直言对此并不担忧,因为现在没有中国造不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