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视界
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文件的看点
| |||||
| |||||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一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份文件,对习近平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作为未来一个时期内指导“双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意见》相当值得研究学习。 对中国来说,碳达峰、碳中和到底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碳排放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尚未达到峰值。从时间上看,中国承诺的目标,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设定的50-70年的过渡期。 也就是说,中国将用史上最短时间,完成全球最大碳排放降幅。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为何要设立“双碳”目标?可以从两个维度观察。 在国际层面,气候变化早已是全球无法忽视、必须共同面对的“灰犀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郑重作出“双碳”承诺,主动承担碳减排国际义务,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从国内来说,“双碳”承诺也不只是一个大词。高质量发展、维护能源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都离不开这项工作。 例如,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任务依然繁巨,一些地区对传统粗放式发展路径仍存依赖,盲目上马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的冲动依然强烈。“双碳”目标的约束和时间表,能够倒逼地方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能源产业结构。 “双碳”工作并非单纯做减法。绿色低碳转型孕育着强大的“绿色动能”。 有机构测算,中国要实现1.5摄氏度的温升控制目标,需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未来,大规模投资涌入低碳领域,显然将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眼下新能源汽车、清洁取暖等产业迅猛发展,就是绿色动能的实例。 《意见》说得很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重大战略决策”“必然选择”“庄严承诺”,足见“双碳”工作是一项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重大任务。在气候变化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这项工作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必须主动做。 要开展、做好“双碳”工作,得讲究方式方法。《意见》提到,要遵循五大原则: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 首先要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可能某个地区、某个单位单打独斗,必须全国一盘棋。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发展情况不同,“双碳”工作的开展条件存在差异,必须充分考量各地经济基础、碳排放情况等,从实际出发制定落实举措。 “双碳”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风险意识、科学理念不能丢。当前中国仍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时间窗口偏紧,技术储备不足。在这些条件下,若不分轻重缓急、“运动式减碳”,很可能伤及相关产业的“筋骨”,甚至影响国家能源安全。 7月30日,在谈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先立后破”。所谓“立”,就是要保证能源、产业等领域的安全,不能还没“立”住就迫不及待要“破”,更不能因为想“抢头彩”而脱离客观实际和经济规律。《意见》提出,要“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把握好这个原则,减碳不仅不会影响能源安全,反而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归根结底,做好“双碳”工作,还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热衷于举旗子、喊口号、造盆景,警惕借机炒热点、炒概念、博眼球,盲目攀比完成时间等行为,更要反对“一刀切”,防止工作短期化、简单化、粗暴化。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需要统筹处理多方面、多维度关系。 在目前阶段,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意见》提出,要“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巩固去产能成果”,“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 这都是非常明确的硬性要求。可见,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央是下了决心的。 从长远看,要做好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例如,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等等。在这些方面,《意见》同样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 对“双碳”工作来说,《意见》的安排部署涵盖方方面面,是管总、管长远的。 不久前,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向全世界宣告: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所谓“1+N”政策体系,“1”就是这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举旗定向、谋篇布局;“N”则是分领域、分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保障制度。“1+N”共同构筑起目标合理、主次分明、各有侧重、衔接有序的“双碳”工作政策体系。 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来说,中央顶层设计已经就位,接下来就是从政策设计转向谋划、行动。怎样把低碳、减碳和调结构、促改革有机连接,是对各地区各单位真正的考验。 注:原文载自《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原文题目为《一份中央重磅文件里的看点》。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 |||||
相关链接
- 苟护生︱务实推进中咨公司和日本太...2021-10-28
- 彭翔 徐毅敏 王利峰 | 装配式...2021-10-28
- 李开孟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RE...2021-10-16
- 中咨公司成功举办基础设施REIT...2021-10-14